一篇文章轻松搞定《初三班级工作计划》的写作。(精选5篇)
- 匿名
 - 2025-10-11 17:42
 
- 如何写
 - 写作要点
 - 文案下载
 

写作核心提示:
写一篇关于初三班级工作计划的作文,需要清晰地阐述计划内容,并体现出对初三特殊阶段的认识和应对策略。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:
"一、 明确目标和指导思想 (Foundation & Direction)"
1. "紧扣“初三”特殊性:" 首先要明确,初三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,核心任务是"备考中考"。班级工作计划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展开,不能偏离。 2. "目标具体化:" 计划的目标应具体、可衡量。例如,不仅是“提高成绩”,而是“平均分提升X分”、“优秀率提高Y个百分点”、“班级排名进入年级前Z名”等。同时也要有非学业目标,如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”、“增强班级凝聚力”、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”等。 3. "指导思想清晰:" 阐述计划背后的教育理念,是强调“尖子生拔高”还是“临界生突破”?是注重“知识传授”还是“心理疏导”?是追求“短期冲刺”还是“长期发展”?清晰的指导思想能让计划更有说服力。
"二、 工作内容全面且重点突出 (Content & Focus)"
1. "学业指导是核心:" "学习习惯培养:" 强调预习、复习、笔记、错题整理的重要性,可以制定相关细则。 "学习方法交流:" 组织学习方法分享会,邀请优秀学生或老师分享
初三班级工作计划
一、班级概况:
1、总人数:29人 男生:15人 女生:14人
2、特殊情况:
娄建敏、应永佳、王学勤、王伟林(纪律观念较差)
应耶波(曾沉迷于上网、玩游戏)
娄建敏、吴敏(外校转入)
徐福伟、应秀燕(身体不好,经常生病)
余江飞、徐福伟(要逃课)
3、特长生调查:
徐福伟:体育特长、篮球特长、曾破县高中组跳高比赛纪录。但身体不太好。
杨巧巧、杨丽丽:乒乓特长。
二、基本情况:
1、行为习惯方面:学生能按照一日行为规范来做,但由于身处普通班,因此自觉性还有待提高,尤其是男孩子在这方面的养成习惯做得还不够,违纪现象时有发生,特别是爬墙、外出上网等,经常要老师同学提醒。
2、学习情况: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,学习兴趣不浓,相当一部份同学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,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。但还有一部份正在努力追赶,希望能把成绩赶一点上去,精神可嘉。
3、品德情况:学生爱集体,爱劳动,爱师长,爱同学,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。但由于相当一部份同学都是独生子女的关系,会出现自私、虚荣心、盲目自满的思想。
三、指导思想
在学校领导下,以突出体现学生主体为中心,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,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、民主管理能力,开展好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、道德教育、法制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,努力把学生培养观具有健全人格、美好心灵,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。
四、主要工作
1、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:建立一支工作能力强、实践经验足的常务班级干部队伍,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锤炼,实行值日班干部负责制。
2、加强班级管理岗位责任制:设岗位,定人员,定工作,把班级工作分成若干岗位,每个岗位专人负责,使学生的实践能力、社会责任感得到提高。
3、加强学生自我管理:建设管理小组,由学习委员带头课代表、组长为骨干,全面负责班级学习工作;
4、开展学习竞赛活动:开展“学习结对,共同提高”的互帮互助学习活动。
5、加强师生对话:建立师生联系制度,以周记形式有话就说,实话实说。建立师生结对活动,让学生走近老师、了解老师、Ji发热爱老师的热情,让老师走近学生,指导学生竖立更远大的理想、提供更科学地学习的方法、养成更好地生活态度
6、加强文化礼仪教育:通过升旗、集会、讲座、电视等活动,增强对学习礼仪教育的认识,让学生学会做人,并针对存在的问题,开展工作 。
7、加强学生心理教育,促进健康成长 :对心理严重的学生,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, 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、教育,引导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。
8、宿舍文化建设:让学生宿舍有家的感觉,开展文化建设,让学生宿舍成为育人、休息的好场所。
9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文体娱乐活动,丰富学生的在校生活。陶治情操。
10、发掘学生特长:培养多方面的人才,锻炼学生动手、动口能力,为他们不久要踏上社会打好基础。这方面准备在这学期多开展主题班会,如篮球比赛等。
1
1、做好弱势学生工作:弱势学生主要对象是对学习不重视和有谈恋爱倾向的,在这方面我准备多场地家长联系,双方共同来督促其认真学习,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。
12:安全卫生教育:始终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,经常面对全班同学做安全教育和卫生习惯教育。尽量做到一天一讲,特别是每星期五下午放假的那一天。
1
3、关心学生生活。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,经常光顾他们的宿舍,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、心里动向。
1
4、班级分物分工管理,落实到人。
五、活动开展:
1、第一周:开学收费、发书,班级杂务处理;做开学常规教育。
2、第二周:开学典礼。共2页,当前第1页12
声明: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